第二章 排列与组合

  1. 四个基本计数原理

    • 加法原理

      将集合 $S$ 划分为两两不相交的集合 $S_1,S_2,\cdots,S_m$,则 $S$ 的对象数目可以通过确定它的每一个部分的数量并如此相加而得到:
      $$
      \vert S\vert=\vert S_1\vert+\vert S_2\vert+\cdots+\vert S_m\vert
      $$

    • 乘法原理

      令 $S$ 是对象的有序对 $(a,b)$ 的集合,第一个对象 $a$ 来自大小为 $p$ 的一个集合,而对于 $a$ 的每一个选择,对象 $b$ 有 $q$ 种选择,于是,$S$ 的大小为 $p\times q$:
      $$
      \vert S\vert=p\times q
      $$

    • 减法原理

      令 $A$ 是一个集合,而 $U$ 是包含 $A$ 的更大的集合,设
      $$
      \overline{A}=U\setminus A={x\in U:x\notin A}
      $$
      是 $A$ 在 $U$ 中的补。那么 $A$ 中的对象数目 $\vert A\vert$ 由下列法则给出:
      $$
      \vert A\vert=\vert U\vert-\vert\overline{A}\vert
      $$

    • 乘法原理

      令 $S$ 是一个有限集合,把它划分成 $k$ 个部分使得每一部分包含的对象数目相同,于是,此划分中的部分由下述公式给出:
      $$
      k=\dfrac{\vert S\vert}{\text{在一个部分中的对象数目} }
      $$

  2. 集合的排列

    $r$ 是正整数,令一个 $n$ 元素集合的 $r$ 排列表示 $n$ 个元素中的 $r$ 个元素的有序放置,用 $P(n,r)$ 表示 $n$ 个元素集合的 $r$ 排列的数目。

    • 定理 2.2.1

      对于正整数 $n$ 和 $r$,$t\le n$,有:
      $$
      P(n,r)=n\times(n-1)\times\cdots\times(n-r+1)=\dfrac{n!}{(n-r)!}
  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2.2

      $n$ 个元素的循环 $r$ 排列的数目是
      $$
      \dfrac{P(n,r)}{r}=\dfrac{n!}{r\cdot (n-r)!}
      $$

  3. 集合的组合(子集)

    $r$ 是非负整数,令一个 $n$ 元素集合 $S$ 的 $r$ 子集表示由 $S$ 的 $n$ 个对象中的 $r$ 个对象组成的子集。用 $n\choose r$ 表示 $n$ 元素集合的 $r$ 子集的数目。

    对每一个非负整数 $n$,下述事实成立:
    $$
    {n\choose 0}=1,\ {n\choose 1}=n,\ {n\choose n}=1,\ {0\choose 0}=1
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3.1

      对于 $0\le r\le n$,有
      $$
      P(n,r)=r!{n\choose r}
      $$
      因此
      $$
      {n\choose r}=\dfrac{n!}{r!(n-r)!}
  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3.2

      对于 $0\le r\le n$,有
      $$
      {n\choose r}={n\choose n-r}
  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3.3(帕斯卡公式)

      对于所有满足 $1\le k\le n-1$ 的整数 $n$ 和 $k$,有
      $$
      {n\choose k}={n-1\choose k}+{n-1\choose k-1}
  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3.4

      对于 $n\ge0$,有
      $$
      {n\choose 0}+{n\choose 1}+\cdots+{n\choose n}=2^n
      $$
      且这个共同值等于 $n$ 元素集合的子集数量。

  4. 多重集合的排列

    多重集合:元素可以出现多次,如一个有 $3$ 个 $a$,$2$ 个 $b$,无穷多个 $c$ 的多重集合 $M$ 记为 $M={3\cdot a,2\cdot b,\infty\cdot c}$

    • 定理 2.4.1

      设 $S$ 是有 $k$ 种不同类型元素的多重集合,每一个元素有无限重复数,$S$ 的 $r$ 排列数是 $k^r$

    • 定理 2.4.2

      设 $S$ 是有 $k$ 种不同类型元素的多重集合,每一种类型的有限重复数是 $n_1,n_2,\cdots,n_k$。设 $S$ 的大小为 $n=n_1+n_2+\cdots+n_k$。则 $S$ 的排列数目等于
      $$
      \dfrac{n!}{n_1!n_2!\cdots n_k!}
      $$

    • 定理 2.4.3

      设 $n$ 是正整数,$n_1,n_2,\cdots,n_k$ 是正整数且 $n=n_1+n_2+\cdots+n_k$。把 $n$ 对象集合划分为 $k$ 个有标签的盒子,第 $i$ 个盒子有 $n_i$ 个对象,这时的划分方法数等于
      $$
      \dfrac{n!}{n_1!n_2!\cdots n_k!}
      $$
      若盒子没有标签,且 $n_1=n_2=\cdots=n_k$,则划分数等于
      $$
      \dfrac{n!}{k!n_1!n_2!\cdots n_k!}
      $$

  5. 多重集合的组合

    通常将多重集合的子集成为组合而不是多重子集

    • 定理 2.5.1

      设 $S$ 是有 $k$ 种不同对象的多重集合,每种元素均有无限重复数,那么 $S$ 的 $r$ 组合的个数等于
      $$
      {r+k-1\choose r}={r+k-1\choose k-1}
      $$

  6. 有限概率

    有一个实验 $\varepsilon$,在进行这个实验时,它产生的结果是某有限集合中的一个,假设每一个结果是等可能的,则称这个实验是随机的,所有可能的结果成为这个实验的样本空间,并把它记作 $S$,$S$ 是一个有限集合,如下面这个集合
    $$
    S={S_1,s_2,\cdots,s_n}
    $$
    当我们进行实验 $\varepsilon$ 时,每个 $s_i$ 都有 $1/n$ 的出现机会,所以说结果的概率是 $1/n$,写作
    $$
    Prob(s_i)=1/n
    $$
    一个事件就是样本空间 $S$ 的一个子集 $E$

    在样本空间为 $S$ 的实验中,事件 $E$ 的概率定义为 $S$ 中属于 $E$ 的结果的比率,因此
    $$
    Prob(E)=\dfrac{\vert E\vert}{\vert S\vert}
    $$
    于是很多概率问题可以用排列组合解决


附:中英词汇对照

划分 partition 部分 part
大小 size complement
泛集 university set 多重集合 multiset
排列 permutation 组合 combination
子集 subset 多重子集 submultiset
等可能的 equally likely 随机的 randomly
事件 event 概率 probability